毋庸置疑,宗馥莉就是娃哈哈商业帝国的唯一接班人。 以宗庆后之智,他也是慎重考察了十多年才做了这个决定,如果不是认可宗馥莉的心智和能力,他不会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传承给大女儿的。 宗馥莉生于1982年,她小学和初中是在杭州上的,但到了初二时候她就告诉父母想去美国读书,可见她从小就有主见,个性顽强,而在美国的生涯也锻炼了她率直、自信的性格。 2004年归国,从22岁开始参与饮料行业,一直到2024年父亲去世,宗馥莉已经是深度参与娃哈哈公司经管、在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老兵了。 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跟一般的“创二代”不一样,宗馥莉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志向,她有建功立业的决心,她并不想只做个坐江山、守成的接班人。 等父亲去世后,我们就看到了宗馥莉果断的一面。
宗馥莉,真的是个狠角色! 宗庆后去世数月,因为所谓的股东对“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,使其无法继续履行对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”,宗馥莉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、总经理职务,不再参与经营管理。 真的非常果断,如果宗馥莉是软弱的性子,她可能就被拿捏了。而宗庆后尸骨未寒,如果他女儿再丢掉控制权,那娃哈哈怎么办? 然后我们看到了,“经各股东友好协商,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”,这句话背后不知多少刀光剑影。哪怕是宗庆后的女儿,她也必须证明有能力掌控企业才行。 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不管是不是以退为进,宗馥莉都挺过了第一波的考验。 回头再看这件事,可谓惊心动魄,不是当机立断,有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狠辣,而是选择妥协、忍让、苟安,那后果就难以预料了。 《声明》最后,“再次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娃哈哈的信任和支持”也是意味深长。
快刀斩乱麻,大权独揽! 如果说第一关是借了父亲的余威和公众的关注,那后续的内部整顿或清理,那就只能靠宗馥莉自己去攻坚了。 现在很多人在谈“娃哈哈二号人物”,以及非婚生子女的遗产问题,而如果站在宗馥莉的角度看,他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。 大家不妨想一想,宗馥莉的破绽是什么?老方说不在于因为她是女性,而是在于“人丁单薄”,宗庆后有家族,但奈何形不成助力,那她的依仗是什么?一方面是父亲留给她的“老臣”和班底,一方面是她自己的能力。 以20年为尺度来看这个事,等宗馥莉“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”都成长起来了,而他们都在娃哈哈关联企业任职,都有了自己的班底,到时候她如何应对局面?可能等不到她60岁就会被边缘化,乃至出局。 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,如果你坐不稳那个位置,那就是“有能者居之”。理解这点,我们就会理解宗馥莉为啥要“削藩”,联想之前关停18家工厂的行为,联系它们都有杜姓高管的股份,原来很多人以为元老跟宗馥莉的矛盾,现在才明白里面有恩怨情仇的因素,以及利益格局的问题。 宗馥莉就是要断了某些人的念想,娃哈哈现在是她说了算,没有人可以抢夺,也没有人可以侵蚀。
宗馥莉,真的很果断! 宗馥莉从2007年开始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,这可以视为宗庆后的深谋远虑,宏胜与娃哈哈集团是分离的,或者说完全属于“宗家”。 宏胜长期承担娃哈哈产品的代加工任务,在全国有数十个生产基地和数十家分公司,营收上百亿,是全国有名的民营企业。曾有人指出宗馥莉把娃哈哈的资源向宏胜倾斜,包括娃哈哈商标的问题,不惜放出“打造新品牌”的信号,都可见宗馥莉的意志和倾向。 有人说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而对宗馥莉来说,她的所有行为都指向一个目标,那就是整合、变革,真正取得完全的掌控权。 她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,实际上不管企业内外,都有人表达过对她的不满。但如果从商业层面讲,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明确的,可以理解的。 甚至她的行为称得上“虎父无犬女”,宗庆后当年跟达能之争也是杀伐果断,硬刚到底。
清官难断家务事,宗家的事宗家自己解决。 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家丑外扬,宗庆后一生美名,现在被自己的几个子女毁掉了一部分。必须承认老爷子道行高,藏得深,不是这场遗产官司,大多数人也不晓得宗庆后除了宗馥莉之外还有其他子女。 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,如果宗庆后都有事先安排了,为什么还要闹到天下皆知,不惜损害宗庆后的名声呢? 就算财产分割不是平均的,但不管宗馥莉还是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及其母亲,都应该有足够多的利益,而且他们应该是接受了方案的,究竟发生了什么,突然就闹得不可开交,对簿公堂? 如果宗庆后在天有灵,恐怕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景。 很多男人都能共情宗庆后,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也会这么做,但谁能理解宗馥莉的想法呢?现在宗馥莉被诉资产纠纷沸沸扬扬,究竟谁能笑到最后,想必也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知道。 娃哈哈早期高管杜某某确实为娃哈哈立下过功劳,甚至有功于宗家,奈何现在话事人是宗馥莉,在后者看来,父亲给了她很高的起点和偌大的家业,她不能浪费掉,她也不允许别人来染指。
长宏网-股票杠杆公司-场外配资平台-正规网上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